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70章翻舊賬

關燈
第70章 翻舊賬

神都街頭的喧囂與繁華,令人有種夢回盛世大唐的畫風和錯覺,比之江南秀色,神都更彰顯一個古老帝國的氣魄,閃爍著文明之光,給世界帶來一縷文明氣息。

入城不久,按著張祥提供的地址,沈雲卿催馬前往廣繡街張祥府邸。

由於沒有街坊,片區與片區之間並無城墻相隔,晚上並不宵禁,商業十分發達。為便於管理,帝都街道按所在的市場劃分治安轄區,於是有了“街市”的說法。

一個市有九條街,四條街圍成一方,方街中交錯四街一個米字,到這裏才八條街,第九條街其實在市場裏,故而有九街一市的說法。

廣繡街是緊挨著皇城東南腳的最好地段,不少達官顯貴都在此地置業定居,工部侍郎自然是不能住犄角旮旯,而離著皇城太遠,上班不便利。

待到張祥府邸,左右各有兵士一人立於門楣兩側,沈雲卿翻身下馬正了正衣冠,從懷中掏出名帖走上石階來到門楣下:

“勞煩通稟一聲,江南道金陵城蘇諾,應邀拜見張侍郎,這是在下的名帖,請代為通稟一聲。”

兵士接過名帖低頭看了一眼說:

“張大人尚在宮中,你且等著,我去稟報管家。”

“有勞了。”

時下的京官著實是一個吃苦受累的差事,朝九晚五是件奢侈的事,具體的形容應該是起早貪黑。

早晨卯時初,五點得進宮。晚上酉時四刻,六點鐘才出宮,一天十多個小時離家在外,碰上晚上值班,還得夜宿宮內,還是十分辛苦的。

當然,這是對於那些奉公守法,兢兢業業的清廉官吏而言,至於貪贓枉法家有產業,只為做官而做官,不為江山社稷的昏官、贓官、墨吏,多半時間都是在消磨打發時光,甚至皇宮大內,提供了絕佳的交際圈子,供他們討論“天下大事”

少時張祥管家王卓來到府門外,一個身著右衽長衣綢服的六十餘歲老翁,乍看還以為是張祥的令尊。

管家略略打量了一番,下刻上前來說:

“閣下便是金陵的蘇諾?”

“正是在下,應張大人之邀前來。”

“隨老夫進府吧。”

蘇諾是沈雲卿前世本名,為便於往來,他與張祥、周晟約定,信件中均以化名“蘇諾”落款。

少時來到前院大堂,王卓安排沈雲卿入座:

“大人尚在宮中未歸,你且在此等待,老夫前去給你準備些茶點。”

“那有勞管家了。”

言畢,王卓轉身離去,沈雲卿徑自等在大堂中,環目四顧打量著張宅的細節。

神都的地皮非常貴,廣繡街坐落天子腳下,那就更貴,張祥出身書香門第,家世還算殷實,也做些生意,在神都置辦一處宅子倒也不難。

沈雲卿進城時正值申時三刻,下午四點不到,一路找到廣繡街花了一個多小時,進府時已經酉時。

不知道是張府太忙,王卓脫不開身,還是張府太大,家丁送來茶點後,王卓再未出現。

約莫酉時七刻左右,張祥回到府中,王卓等在門楣下上前去迎:

“大人,金陵的蘇諾到了,已經安排在前堂。”

“將他帶去中庭小閣。”

“是。”

中庭是二進院子的露天空地,但凡是三進大院,第二進院都有這麽個緩沖區,或是磚石地面或是小花臺。

一進院又叫前院,有前廳或是大堂、內堂,二進院相仿,但東西兩廂在中庭大院的東西兩翼。

三進院子通常是內宅,但超大戶型有後花園,三進院子是花園,內宅在花園後。

少頃王卓來到前院大堂,此時沈雲卿正埋頭吃著糕點。

“蘇公子,大人已經回府,請隨老夫去中庭相見。”

“好,勞煩閣下引路。”

常言道侯門深似海,大戶人家的規矩大的能壓死人,即便是包容開放的大岐帝國,規矩和等級始終束縛著人與人之間,待人處事的禮節和規範。

經游廊來到中庭小閣,說是小閣,其實是一處偏院,院子用墻圍了起來,獨立於中庭之外,院墻外就是條不寬的河。

見到張祥時,其正用著茶點,沈雲卿上前略施一禮:

“草民蘇諾拜見張大人。”

“嗯,免禮。”言畢,張祥示意王卓說:“老王,再去準備兩份糕點送來,另外告訴夫人,我在此處有事,讓她先行用飯吧。”

“好的大人。”

待王卓退出小閣,張祥徑自說開:

“前番來信我已經看過,陛下已經知曉。我想,你此來神都,定是為當初之約定,但情勢已經起了變化,故而計劃應做些變動。”

“情勢再如何變,假銀兩流入民間已是不爭的事實,若不盡速應對,恐釀成禍端。”

“但西域戰事平息後,為穩定西疆安定,朝廷用錢甚巨,若是江南掀起風浪,勢必影響今明兩年財稅,戶部那邊恐怕會很是棘手。”

“那聖後的意思呢?”

“既要遏制假銀兩蔓延,但不能波及江南財稅。”

聽到這話,沈雲卿幾乎氣的發瘋,天下哪有魚和熊掌兼的好事。

前番為平衡江南道與朝廷關系,金蟬脫殼之法偷換銀兩,本質上並沒有解決問題,只是轉嫁了矛盾,拖延了矛盾爆發,讓反王周照寧和少量江南巨商承受矛盾轉移的損失。

因此一勞永逸的辦法,仍是盡數抄沒假白銀,才能解決問題。

然現在假白銀無法控制,流入市場,因此轉移矛盾,僅僅是拖延了時間,並沒有從根本上調和朝廷內部和地方的矛盾。

換而言之,如果抄沒假銀兩,仍然會激化矛盾,所以聖後不敢。

尤其是在西域平定後,大量用錢維穩的當口上,江南稅賦占了三分之一強,此時江南有什麽風吹草動,西域再亂起來,那就成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,病越治越痛苦。

所以,女帝既要解決江南假幣,又要穩定江南局面,還不想承擔當初撈銀子爽快的後果,所以出了一個註意。

“故而陛下以為,應當以水泥坊為本,招攬江南財富,以滿足天下所需。”

“什麽啊,以水泥坊為本,你們這是搶劫!”

沈雲卿情緒激動,他算是看出來了,自己的產業自己說了不算,皇帝想怎麽分,就怎麽分。

由於沈雲卿的壟斷,水泥只有寧陽有,而且遠遠不能滿足全國的需求。

有需求就一定有生產,有市場利益,於是女帝一想,幹脆把水泥廠皇家化。然後出售授許權,美其名曰“為國分憂,造福黎民”,實則是有錢大家一起賺,先把假幣拿來買執照。

如此就能平平靜靜把假幣圈起來,還能附帶賺些白銀,同時皆大歡喜誰都賺錢。

而且更重要的是,技術低,無門檻,只要禍害了沈雲卿一個人,皇帝能分憂,貪官奸商也高興。

“你們這是巧取豪奪飲鴆止渴,幹脆把水晶坊也賣掉算了,來錢不是更快!”

沈雲卿情緒激動,此時張祥有些不悅,他壓低了聲音說:

“沈公子,現如今國本虧空根基動搖,聖後維持局面已是不易,本官是替陛下維持大局,沈公子當為天下安危為重。”

“但也不能把我賣了。現如今水泥坊規模日益擴大,再有數年,規模擴大百倍乃至千倍,屆時所賺錢財無以計數,現在便以此為本換取銀款,與飲鴆止渴有何不同。”

“你大可放心,沈家水泥坊仍然是陛下心中的功臣,只要為陛下效力,不會就此薄待了你家。”

“說的好聽,知不知道秘方流散後是何後果,現如今只我一家能做,尚可為朝廷所控。日後十家、百家能做,朝廷如何調控。”

“水泥需求甚大,不僅可用於水房、大壩,日後建房、修城、建堤、鋪路,乃至修築邊疆城塞,都極為便利,遠要比耗費人力、燒制磚石、夯築路面便利的多。

故而今後需求甚大,以你沈家規模,難以滿足天下所需,因此廣制水泥勢在必行。

陛下藉此為本,收斂假銀兩,既是無奈之舉,也是為日後鞏固邊塞,造福天下所慮,你若是因一己之私,亂了陛下大局,什麽後果,你是知道的。”

“你,你們這是過拆橋!”

沈雲卿義憤填膺大加批責,張祥卻是義正言辭,頗是理直氣壯:

“據本官所知,你沈家水泥坊如今能制七種水泥,分出四五種來又何妨。工部日後的采買,依然不會虧待了你。”

“哼,張大人倒是了如指掌,說是不會虧待了沈某,那今天好好算算這筆賬。

沈某的水晶玻璃一轉手,你們賣六兩七兩,甚至十多兩一件,便宜的也要二兩。沈某呢,每件只有二錢銀,多的也才五錢銀,你們倒好,每年幾萬件的運來,轉手便是幾十萬兩,這也叫厚待?

你們工部采買水泥,刨去工錢和賦稅,沈某每石就賺八九文錢,比糧還賤,足足比市價少了兩百文,這也是厚待?現如今拿沈某的飯碗,賺天下的錢,到頭來過河拆橋,今後誰還敢為陛下分憂,簡直豈有此理。”

無蕩山玻璃廠每年生產的玻璃制品有五萬多件,賣到北方後,身價翻了七八百倍,最便宜的賣二兩銀子,最貴的定制玻璃器賣了二十三兩,沈雲卿每件就賺兩到五錢銀。

五萬件玻璃器,朝廷一轉手就是三十萬四十萬,沈雲卿只得一兩萬,二十分之一。

這過去兩年間,就是七八十萬兩進了女帝的腰包,沈家進賬攏共沒超過五萬兩。

但在張祥看來,對於一個財主暴發戶,五萬兩白現款簡直是天文數字,女帝賺的錢最終都得花出去補虧空,年底結餘甚少,而沈家賺到的一分一厘都在腰包裏。

此外,最近兩年便整個蘭陵的稻米被沈雲卿一人壟斷,即便只有三十五文一鬥,每鬥就賺一文五厘錢,但兩年半五季稻米的凈利潤就是小三十萬貫。

水泥廠的收入還多,光賣給江南、兩湖的水泥市價每石就賺兩百多文,這還是旱災下,周晟壓的價格,要是沒病沒災依著沈雲卿叫價,賺的得更多。

工部的采購價格是低,但是量很大。僅僅兩年之內,沈家一躍腰纏百萬貫。

翻舊賬的結果就是沈雲卿獅子大開口,貪得無厭:

“什麽啊,我貪得無厭,我看是官府不講道理!”

“你沈家如今已是腰纏百萬貫,富家一方,你還要怎麽個富裕。”

“是,我沈家是腰纏百萬貫,但若不做大,江南的局面如何收拾。現如今財閥各自為政難以約束,我若無強有力之手段,如何能制衡各地財閥。”

“那你究竟想怎樣!”

“我還沒想好,還在氣頭上,等過幾日想好了再給大人答覆。”

“那你今晚就暫住官府上吧。”

“不了,我表哥趕考,讓人引我去蘭街的廣源客棧,我去見他。”

“那好,我讓王卓引你去。”

沈雲卿氣的頭昏腦漲,方寸全無,但他仍然必須承擔與皇權勾結為伍帶來的後果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